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文化社會

從海角七號到艋舺 臺灣回歸親民電影

2010年11月24日 01:18:00  來源:
字號:    

  臺灣金馬獎揭曉,《當愛來的時候》與《第四張畫》分奪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獎等大獎,堪稱最大贏家。臺灣《中國時報》23日發表短評稱,就臺灣電影發展而言,更有意義的,應該是《艋舺》的阮經天勇奪最佳男主角獎。

  十一年前,“一代梟雄”的柯俊雄拿下男主角獎。此后,港星引領風騷,近幾年,開放陸片,受過正統訓練的大陸演員立即竄起,幾乎囊括有關演技的全部獎項。

  短評指出,臺灣電影這些年來一直走“藝術”的路線,導演很強,境界特高,國際影展獎項一座座拿,觀眾卻一個個從電影院出走。最后,電影成了“獨白”,拿“新聞局”的輔導金,拍部“自己爽”的作品,即使轟動某國際影展,卻沒一家戲院愿意上映。

  《海角七號》打斷上述的惡性循環,把觀眾拉回戲院。新臺幣五億多的票房,讓電影業恢復生機。也因此,《艋舺》敢投下更多的資金,找偶像型演員擔綱演出,以名氣吸人氣,港片、日劇早就如此經營,《艋舺》有樣學樣,一樣成功,《海角七號》帶來票房,《艋舺》則找回明星。

  短評最后表示,電影,本來就是“夢工廠”;沒有明星,就沒有夢。光靠“素人”演員,是撐不住電影業的。有票房、有明星,臺灣電影才可能發光、發亮。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通山县| 山阳县| 吉安县| 大埔区| 丰县| 张掖市| 昌乐县| 金沙县| 鞍山市| 绥芬河市| 澄迈县| 河北省| 秦安县| 四川省| 滨州市| 荔波县| 青阳县| 北辰区| 乌兰县| 从化市| 来宾市| 泰顺县| 庄浪县| 遂平县| 双辽市| 义马市| 汶川县| 阳江市| 滨海县| 乌鲁木齐市| 盐池县| 廉江市| 班玛县| 酒泉市| 藁城市| 英吉沙县| 理塘县| 建水县| 新沂市| 康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