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古老技藝的現(xiàn)代詮釋——專訪臺灣設計師廖柏晴

2013年01月15日 14:5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幾塊廢棄的漂流木,如何變身為精致的漆藝藝術品?“60%靠天,40%靠人。”廖柏晴如此評價。

  記者近日在福州采訪了參加“2013福州海峽創(chuàng)意周”活動的臺灣設計師廖柏晴,聽他談藝術、聊文化。

  1973年出生于臺北的廖柏晴,現(xiàn)任臺灣木思創(chuàng)意設計總監(jiān),藝術風格多涉及古老技藝與現(xiàn)代科技、環(huán)保概念以及自我生長環(huán)境的結合。

  此次“福州海峽創(chuàng)意周”活動,廖柏晴帶來了自己的得意作品參展。這是一件用漂流木制作的漆器屏風,取名《書法》。

  “我覺得在這件作品中,漂流木的粗糙感很像傳統(tǒng)書法當中的飛白,漂流木的有機造型也很像書法當中順暢的筆觸,于是我便取了這么一個獨特的名字。”廖柏晴說。

  2009年,臺灣遭遇“莫拉克”臺風,臺灣南部山區(qū)發(fā)生大面積泥石流,樹木被連根拔起,從山上漂流到海港,幾乎堵塞了河道。恰巧此時,廖柏晴正在構思一件漆器作品,但是傳統(tǒng)漆器造型的千篇一律是廖柏晴的最大苦惱。

  臺風發(fā)生第二天,廖柏晴即前往臺南,選取了300多塊漂流木,從中選取了幾十塊“可造之材”。經過防腐、除蟲、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做好了材料的準備工作,用了6個月,經過23層上漆,這幅屏風作品終于成型。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古交市| 舞钢市| 肇庆市| 白水县| 靖宇县| 油尖旺区| 福鼎市| 聊城市| 闸北区| 玉溪市| 和林格尔县| 集安市| 辽中县| 阿巴嘎旗| 佛山市| 大埔区| 响水县| 孙吴县| 怀化市| 微博| 清新县| 云龙县| 辽中县| 通化市| 灌南县| 奇台县| 无极县| 黔西县| 张家川| 大庆市| 普宁市| 长阳| 新乡县| 调兵山市| 丹阳市| 嘉义县| 乌拉特中旗| 石阡县| 闸北区|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