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著名律師:臺灣人也是中國人 不應區隔對立

2012年04月17日 09:1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國臺辦主任王毅4月14日在美國休斯敦與僑界臺胞座談時指出,兩岸民眾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臺灣民眾既是生活在寶島的臺灣人,同時也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民族血脈與文明的中國人,不能也不應該人為地把“臺灣人”和“中國人”區隔、對立。

  記憶中這應該是大陸官方人士首度明確將“臺灣人”和“中國人”的語匯概念闡述得如此透徹,值得關心兩岸關系互動的島內各界,尤其是泛綠朋友們加以深入思考、冷靜理解。

  有些人將“臺灣人”這個名號與“中國人”加以區隔、對立,其實是出于煽動族群情緒的選舉謀略,既無助于臺灣內部的團結,也有礙海峽兩岸的相互溝通與友誼的建立。試想,如果刻意強調“你是中國人”、“我是臺灣人”,那么,進一步的邏輯就會是“孔子、孟子、李白、杜甫是你們中國人,不是我們臺灣人”,這對于“臺灣人”的歷史文化評價又有什么加分作用呢?甚至若進而發展成充滿敵我意識的“去你的中國!”之說,對兩岸和平相處又有何助益呢?

  現在一般所稱的“臺灣本土人”,是指閩南后裔,最早跟隨鄭成功渡過黑水溝(臺灣海峽)移民臺灣西部,其先祖則是源于“河洛”,即中原一帶。《詩經·小雅》中“小雅盡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足見當時的“中國”名號乃是與蠻夷區隔而來。《禮記·中庸》記載“……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此“中國”稱謂實與“中原”、“中華”含義相同。

  即便是目前在臺灣社會,放眼文化界和商界,“中國”一詞亦于你我周遭俯拾皆是。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以及中國信托公司、中國鋼鐵公司、中國石油公司……如果硬要把“中國”這個用語、名號,奉送海峽彼岸為其專用,既與臺灣現實社會情境不符,何況對臺灣人又有什么好處呢?

  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大陸曾發表聲明說:“一個中國原則,見之于臺灣當局多年來的有關規定和政策文件,不是我們單方面強加給臺灣的。”這也正是“九二共識”和“一中各表”的默契象征。從而“臺灣人也是中國人”這樣的史觀說法,對臺灣并沒有減分,而對海峽兩岸的發展則有加分,在島內有什么反對的道理呢?

  許文彬(臺灣) 作者為臺灣著名律師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政县| 龙胜| 津市市| 娄烦县| 梅河口市| 双鸭山市| 平乡县| 资溪县| 铁岭市| 桐乡市| 宜阳县| 嘉定区| 银川市| 无棣县| 涿鹿县| 彭泽县| 内江市| 大新县| 沾化县| 平远县| 阿克陶县| 凌海市| 三门县| 杨浦区| 远安县| 清苑县| 万州区| 宜君县| 色达县| 万年县| 饶阳县| 乾安县| 琼海市| 营山县| 秦皇岛市| 龙井市| 寿宁县| 辽中县| 察哈| 龙胜| 中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