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細數兩岸名校淵源 臺多名知名校友傾力兩岸關系

2011年04月25日 08:40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綜合報道,海峽兩岸的清華大學24日共迎百年校慶,引人關注。實際上,臺灣還有許多知名高校的名字讓人感覺“似曾相識”,有些甚至和大陸高校同名,折射出淵源關系。這些臺灣名校的不少杰出校友奔走兩岸,傾力于兩岸交流合作。

  臺灣名校與大陸有淵源

  兩岸清華不僅同名,而且同源。國民黨敗退臺灣后,旅臺的清華校友便為“復校”而積極奔走,1955年,國民黨當局批準設立“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設址于新竹,次年7月開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成立大學部。同北京清華一樣,臺灣清華是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一流大學。時至今日,兩岸清華都秉承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唱著同樣的校歌,只是校徽上有細微差別,北京清華校徽的下方多一個建校時間“1911”。

  位于新竹的臺灣交通大學,也與上海交大和西安交大頗有淵源,其發展脈絡和“清華”相似。正如該校網站上的校史所稱:“追本溯源,竹校蓋亦前述交大血脈之嫡裔也。”

  臺灣交大與大陸的淵源可追溯至1896年,當年,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和一批有識之士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其后改名為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22年,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四所學校合并,定名為“交通大學”,下設京、滬、唐三校,其中交通大學上海學校為總校。1949年后,交通大學部分教職員隨國民政府遷至臺灣,1958年在新竹“復校”。1959年,大陸交通大學完全分立為上海交通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沅陵县| 曲松县| 凌海市| 漯河市| 福安市| 长子县| 故城县| 运城市| 刚察县| 西城区| 洱源县| 福贡县| 馆陶县| 太仓市| 巍山| 福海县| 永安市| 兴和县| 株洲市| 安远县| 福鼎市| 闻喜县| 许昌市| 金山区| 讷河市| 晋州市| 通许县| 扶绥县| 枣阳市| 昭苏县| 旌德县| 西乌珠穆沁旗| 泌阳县| 全椒县| 准格尔旗| 吉木乃县| 宁海县| 宣化县| 赤峰市|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