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見證戰爭孤兒 馬英九:兩岸不應以武力解決爭端

2011年03月20日 07:59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抗日名將孫立人曾成立一批“幼年兵”,如今小兵多已年邁。圖為孫立人(前右)1949年巡視幼年兵的歷史鏡頭。 圖片來源:“中央社”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國民黨軍隊抵臺初期,各部隊中有大批未成年的“娃娃兵”,年紀最小的甚至只有6歲。“陸軍總司令”孫立人將他們集中組成“幼年兵總隊”訓練、教育。馬英九18日出席“幼總”60周年慶,對在場的老兵表示,期待幼年兵的故事不但是“空前”,而且也是“絕后”,之后再也不要讓孩子在戰亂中流離失所。

  當年1300多人的幼年兵,年齡從6歲到16歲不等。他們有的是因為戰亂失去家人、被軍隊收留的孤兒,也有人是被“拉夫”強征,從大陸來到臺灣。

  后來在“國防部”命令下,“幼年兵總隊”于1953年裁撤,有些孩子分發回部隊當駕駛兵,有些人送進政工干校(政戰學校),也有些人派到士林官邸當警衛。

  留在軍中的幼年兵,有人升到中、少將,也有人離開部隊轉念一般文學校,包括前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長魏兆歆、香港中文大學法學院院長胡春惠、加拿大滑鐵盧大學教授揭鈞、文化大學教授李南賢等人。當年的“軍中作家”段彩華、桑品載,也都出身幼年兵。

  馬英九說,自己從前不知道有“幼年兵”這段歷史,曉得以后覺得非常感動,也對所有前輩抱著一分感恩的心。

  馬英九說,幼年兵等于是“見證歷史”,自己也成了“歷史見證”。從這段史實,他更堅信推動“兩岸不應以武力解決爭端”的信念,不希望再度看到爆發殘酷的戰爭。幼年兵的故事不但在歷史上“空前”,也希望是“絕后”,因為對孩子們來說,應該是在家庭、學校受到大人的照顧,而不該是在戰亂之下流離失所。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惠安县| 汕尾市| 柞水县| 盐池县| 德格县| 句容市| 突泉县| 马尔康县| 太保市| 平罗县| 紫阳县| 巫溪县| 八宿县| 屯昌县| 麦盖提县| 琼中| 乐陵市| 商河县| 长白| 巩义市| 阆中市| 濮阳市| 泾阳县| 南皮县| 龙江县| 轮台县| 南漳县| 白沙| 淮阳县| 崇信县| 惠水县| 德清县| 丽江市| 长泰县| 海口市| 康保县| 星子县| 新余市| 平度市|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