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兩岸首屆營養與健康論壇 把脈慢性疾病共論膳食營養

2013年07月06日 21:4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7月3日,“健康中國·海峽兩岸首屆營養與健康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臺灣網 田云鵬 攝)

  中國臺灣網7月6日北京消息 “健康中國·海峽兩岸首屆營養與健康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海峽兩岸營養健康領域的知名專家、領軍人物共聚一堂,圍繞膳食營養與癌癥、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防治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彼此經驗。

  本屆論壇由健康時報社主辦,北京營養師俱樂部、美國愛心基金會、臺灣癌癥基金會和臺灣營養師公會聯合會聯合舉辦。健康時報社總編輯孟憲勵表示,“民以食為天”,今天食物種類比任何一個時期都豐富,營養變得格外容易獲得,同時慢性病極大高發的現實,促使我們進一步思考營養與健康的關系,這也是舉辦論壇的一個初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指出,當前雖然大陸居民的營養狀況在不斷改善,但是“管不住嘴、邁不開腿”的現代生活方式使民眾超重、肥胖的比例在10年間不斷上升,與營養相關的慢性疾病也越來越凸顯。大陸居民還普遍存在營養過剩、一些營養素攝入又不足的尷尬情況。王隴德呼吁面對種種營養困境,大陸民眾亟待開展一場涉及面廣、內涵深刻的“膳食革命”。

  高熱量、高脂肪、少蔬果等飲食習慣已經讓臺灣成為“亞洲第一胖”的地區,而與此帶來的則是大腸直腸癌、乳腺癌等癌癥的高發,臺灣癌癥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教授指出。但他通過研究證明,蔬菜和水果有很強的抗癌作用。如果民眾每天攝入足量的蔬菜水果,癌癥發生率可降低2—3倍。30—40%的癌癥是可以通過飲食調整、運動以及維持理想體重的方式來預防。

  科學研究表明,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是防治慢性病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趙立平,從腸道菌群與營養健康的角度闡釋,人的身體里有兩種基因,一個是從父母里先天獲得的人的基因,一個是由共生微生物組成的后天獲得的基因。吃到消化道里的食物、藥物和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在這兩個基因組編碼的代謝酶共同加工轉化下影響健康。“如果我們把飯像藥一樣去吃,也許我們就不需要把藥像飯一樣的吃了。”

  臺灣營養師公會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分享了當地宣導健康飲食與預防癌癥的工作經驗,“預防癌癥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飲食要做到‘天天5蔬果’和‘蔬果彩虹579’”,提倡民眾每天吃三份蔬菜和兩份水果,根據年齡和性別推薦不同攝取量,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蔬果、女性是7份、男性是9份,并且至少有一份是深綠色或者深黃色的蔬果,這樣可有效預防癌癥的發生。 (記者 田云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萨嘎县| 莱阳市| 卫辉市| 元朗区| 江孜县| 兴业县| 巢湖市| 甘泉县| 巴中市| 德州市| 安陆市| 乌兰察布市| 乐陵市| 红桥区| 宜都市| 称多县| 高清| 搜索| 塔城市| 阳谷县| 京山县| 沂源县| 五原县| 昌江| 南涧| 雷州市| 齐齐哈尔市| 盐亭县| 庄河市| 浑源县| 泰来县| 财经| 商洛市| 杭锦后旗| 广州市| 唐山市| 昌乐县| 临邑县| 凤城市|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