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醫生豈能成醫械和藥物之奴

時間:2014-04-15 13:27   來源:長沙晚報

  近日,重慶一位家長陳利(化名)致電投訴:4月2日他帶孩子到主城一家三甲醫院心理門診就診,花了近百元掛專家咨詢號后,從診斷到開藥,醫生與他和孩子的交流沒超過10句話,藥費卻有近千元。陳利說對醫生這種診病方式失望,因為在他看來,心理門診不該只有冷漠的醫生與一堆冰冷的藥。(4月14日《重慶晚報》)

  醫生和患者交流為何不超過10句話?新聞中,有醫者辯稱:心理門診通過儀器等設備對患者進行測評,其結果足以為醫師的治療提供準確的判斷,醫患之間的交流對判斷病情并非那么重要。此外,他還拿出這樣的客觀理由——每天有巨大的接診量。或許正因很多醫生有如此認識,于是乎,寥寥幾句、大筆一揮,開出數張檢查單和藥物處方……這種場景,相信不少患者都碰到過。

  醫生越來越不會也越來越不愿意和患者交流,哪怕心理門診也如此,其背后是對檢查和藥物的極度依賴。某次研討會上,就有全國多位知名專家紛紛表露:醫生不能成醫械。前衛生部部長陳竺曾專門警告,醫生不要成為高檔藥物的奴隸。然而,我們仍經常看到患者在媒體上投訴,說不少醫生離開檢查就不會看病了。本應最常用的聽診器遭到了冷遇,大多成為擺設,取而代之的是醫生動輒使用X光、CT之類的檢查設備。患者話還沒說完,檢查藥物處方已經開了出來。

  醫生變成藥械醫械,當然有環境的因素。以藥養醫或者是分診機制不合理,導致醫生有看不完的病人;或者是醫患緊張使醫生不大愿意多開“金口”。然而,把主導權完全交給檢查和藥物,喪失自己的獨立判斷,逃避自己的責任,規避自己的風險,不僅難以提高醫療診斷水平,還會導致更多的看病貴,進一步加深醫患矛盾。

  在一個信息社會,病人渴望更多細致入微、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醫生做得好或者不好,病人也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斷。“我說你聽”、“我安排你執行”、“我只做不解釋”,這種國企壟斷式的行醫模式已經不合時宜。就像現在一樣,為什么說話不過10句就開千元藥物?患者投訴到媒體,媒體找醫生來解釋為什么,哪怕你是專家,也會因此很狼狽。與其如此大費口舌甚至引發醫患矛盾,何不在看病時多溝通、多說幾句話呢?(吳帥)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平县| 安仁县| 赣榆县| 成安县| 平顶山市| 武冈市| 京山县| 汽车| 文登市| 北辰区| 彩票| 孝昌县| 子长县| 宝清县| 连云港市| 长子县| 绥中县| 余江县| 永德县| 正蓝旗| 玛沁县| 哈巴河县| 繁昌县| 浠水县| 玉山县| 毕节市| 海城市| 福清市| 秦皇岛市| 科技| 邻水| 武汉市| 黑水县| 乐东| 荣昌县| 晋城| 彝良县| 鹤岗市| 甘谷县| 秦安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