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字號:
高培勇:現在還不是談積極財政“淡出”的時候

  時間:2009-12-04 08:5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

  已經實施了一年之久的積極財政政策的擴張性取向必須堅持。在取向不變的前提下,明年積極財政政策的節奏、力度、范圍、重點應作相應調整,把基本目標鎖定在拉動消費需求上

  積極財政政策作為反危機的特殊手段,在我國應對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功不可沒。目前,積極財政政策實施效果初顯,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向好的關鍵時期。那么,如何總結和評價這一階段“全方位”擴張的財政政策?在既要確保經濟回穩,又要兼顧財政承受能力的情況下,積極財政何時淡出?為此,《經濟參考報》記者12月3日采訪了著名經濟學家高培勇。

  經濟參考報:您如何總體評價2008年11月開始實施的以積極財政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宏觀調控政策?

  高培勇:關于當前我國的宏觀經濟走勢,社會各界目前所能達成的共識起碼有兩點:其一,經濟已經初步企穩向好,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其二,我國經濟的企穩回升,迄今為止,主要靠的是政策的拉動,支持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還不強。將上述兩點共識聯系起來,可以清晰地看出,政府從去年11月開始所采取的一系列宏觀調控舉措,已經顯現出它的效力。

  進一步看,政府所操用的宏觀調控手段主要有兩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注意到這次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一大特點便是產能過剩,可以發現,貨幣政策的操用至少遇到了來自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方面,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在大大壓縮了企業投資空間的同時,也相應稀釋了企業的投資熱情和動力;另一方面,全球性的產能過剩,在帶來企業減薪和裁員浪潮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人們的就業預期,從而不得不減少消費。其結果,以調低利率和增發貸款為主要工作線索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于拉動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功效,是肯定要打折扣、甚至打相當折扣的。這意味著,這一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把積極財政政策推到了宏觀調控的最前沿。事實上,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全球范圍內,各國政府所推出的一系列旨在應對金融危機的“經濟振興”舉措,大都屬于財政政策的范疇。

 
編輯: 肖燕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揭西县| 洛隆县| 安西县| 文登市| 城市| 利辛县| 旺苍县| 新龙县| 会同县| 霍林郭勒市| 石河子市| 浦县| 利辛县| 平安县| 肥乡县| 武安市| 金寨县| 麻城市| 云和县| 信宜市| 普定县| 浦东新区| 潮州市| 建宁县| 凌云县| 三台县| 肇东市| 改则县| 工布江达县| 梁河县| 吉首市| 大安市| 玛曲县| 景洪市| 顺昌县| 盐城市| 壤塘县| 即墨市| 仙游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