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交流25周年:媒體扮先鋒 相較其他領域已滯后

2012年10月18日 14:0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兩岸關系的當代史中,新聞人走在了前面。1987年9月15日凌晨,臺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沖破臺灣當局禁令,輾轉踏上北京的土地,成為1949年以來首次到大陸采訪的臺灣記者。時任中新社港臺部主任陳佐洱到機場迎接,一句“等你們38年了”意味深長。

  當時,蔣經國已下令開放黨禁、報禁,臺灣涌動一股“老兵回鄉潮”,如何與血肉相連的大陸相處,成為大問題。

  在北京的第一篇報道中,兩位記者寫道,“看到了滿街都是和我們長著一樣臉孔的人,一切都仿佛那么的熟悉卻又那么的陌生和遙遠。”他們的連續性報道在臺灣引起轟動,兩岸民眾交流意愿更為迫切。

  李永得、徐璐回臺灣后一個月,11月2日,臺灣當局正式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開放當天,就有2000多人辦理了赴大陸探親的證件。兩岸民間交流的大門,從此打開。

  4年后,新華社記者范麗青和中新社記者郭偉峰,因“閩獅漁事件”赴臺采訪,成為1949年來第一次訪問臺灣的大陸記者。

  郭偉峰回憶:“臺灣記者朋友看我們著裝跟臺灣人差不多,感到很驚訝,在他們的想象中,大陸人是穿著黃色衣服、掛著黃色書包的紅衛兵樣子。那時,一個記者來專訪,拿出一罐可口可樂,還以為我從來沒見過。”

  隔絕造成的陌生,從中可知一二。傳播信息,增進了解,媒體人責任重大。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汇区| 潍坊市| 财经| 余干县| 璧山县| 长乐市| 太和县| 靖州| 那坡县| 汪清县| 红原县| 崇明县| 汝州市| 台北市| 政和县| 南乐县| 郧西县| 信丰县| 故城县| 古浪县| 浦东新区| 满洲里市| 樟树市| 塘沽区| 雷波县| 江阴市| 纳雍县| 辽中县| 龙川县| 西贡区| 刚察县| 沭阳县| 三原县| 徐州市| 仁化县| 南溪县| 江油市| 永顺县| 临沂市| 咸宁市|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