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學者解讀臺灣“五都”選舉后的兩岸關系

2010年12月02日 08:06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1日在“201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系回顧與展望研討會”上就臺灣“五都”選舉后兩岸關系的發展進行探討,多數與會者認為,“五都”選舉對兩岸關系影響有限,但其結果反映出兩岸關系的一些問題與因素值得思考。 

 

  “和平發展”顯成效 藍綠兩黨大陸政策趨同

  與會學者認為,此次“五都”選舉藍綠陣營都沒有糾纏于兩岸事務及意識形態議題,大陸政策趨同,非理性因素減弱。候選人的個人特質、施政理念成為吸引選民投票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來自臺灣嘉義的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廖坤榮認為,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政策獲得正面效益,有助于國民黨選情;大陸釋出的“惠臺”善意,打破了民進黨負面宣傳的伎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郭震遠表示,民進黨認識到,攻擊兩岸經濟關系的發展已難以帶來更多選票。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張文生指出,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使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趨同,選舉之后,此一趨勢還將繼續。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副秘書長傅鐵生認為,這從一個側面彰顯了臺灣中間選民的力量,中間選民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起到穩定的作用和復雜的影響。應進一步加強文教交流,強化兩岸心理連接。

  “贏者未勝,輸者未敗”與“藍消綠長”

  “五都”選舉以國民黨贏得臺北市、新北市與臺中市三席,民進黨贏得臺南市與高雄市兩席。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王在希指出,“藍三綠二”的結果是兩岸都可以接受的,也符合原先的預期。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普洱| 禹州市| 石渠县| 东丽区| 古浪县| 宿迁市| 平顶山市| 开封县| 兖州市| 定兴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新乐市| 赞皇县| 监利县| 通城县| 临西县| 涪陵区| 平潭县| 大理市| 锦州市| 孟津县| 旌德县| 临沭县| 福鼎市| 龙川县| 长寿区| 泉州市| 手游| 大竹县| 临颍县| 云林县| 泾川县| 宁城县| 石阡县| 澎湖县| 英德市| 十堰市| 固镇县| 延庆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