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老臺胞何標憶光復:難忘父親的憂憤與思考

2010年10月27日 09:39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光復的那一年,隨父居住在北京的何標只有19歲。遠離臺北原籍的何標,親眼目睹了其父在寄居淪陷區時的憂憤和愁苦;而在光復后,何父對于革除日本人的殖民教育,重建臺灣青年國家觀的殷殷之心,至今仍讓何標感念不已。

  何標之父名張我軍,世居臺北板橋。因不滿日人統治,何父少年時孤身求學大陸,輾轉廈門、北平等地。1926年,他以臺灣民報社駐北平記者身份攜妻客居京城,并在那里生下了長子張光正,也就是何標。

  現已80多歲的何標,憶起當年歲月仍感慨萬千!熬乓话耸伦儭焙螅涓覆辉嘎淙肴毡救说哪д贫x開北平,后因盤纏用盡而返回。卻未料到6年后“七七事變”的爆發,使得這個憎恨日本侵略者的臺灣知識分子,只能再次求生于淪陷的華北。在當時的北平,何標一家因戶籍在日據下的臺灣而被侵略者標為“日本國民”。明明是一個中國人,他們卻時常需要接受日本使館的訪談和問訊。在當時,很多在京的臺灣人都不愿說自己來自臺灣,就是不愿承認被強加在身的日本國籍,他們所承受的屈辱和憤怒可想而知。

  說到此處,何標一字一頓、脫口而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我記得,萬般痛苦之際,父親反復書寫的就是這首詩。我時常見他取些舊報紙,拿毛筆寫,寫完就燒掉。”

  飄零他鄉、國破家殘,此種情景與當年詩人杜甫的感懷何等貼切。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許多中國人都難以躲避這樣的悲劇。而許多本因拒絕異族統治而旅京的臺灣人士,卻二度遭遇山河破碎,再為亡國奴的慘痛,其痛尤痛。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水河县| 军事| 肇州县| 获嘉县| 张家口市| 和田县| 积石山| 浠水县| 丰原市| 昌黎县| 台东市| 曲靖市| 沈阳市| 宁晋县| 溆浦县| 苏尼特左旗| 福安市| 定襄县| 芒康县| 徐州市| 黎城县| 尤溪县| 南充市| 镇巴县| 云南省| 马尔康县| 竹北市| 南木林县| 涞水县| 汝州市| 济阳县| 临汾市| 桦川县| 无锡市| 南澳县| 哈密市| 安西县| 庆阳市| 乌恰县| 长宁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