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中華元素”的內涵有待再思考 

時間:2009-06-15 09: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許曉青、趙蘭英)“中華元素”究竟是什么?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缶”和“卷軸”,還是中國人日常使用的筷子和瓷器?“文化遺產日”當天,各地專家匯聚上海文化論壇,部分學者提出,對于“中華元素”的內涵,需要再思考。

  上海復旦大學文史學院院長葛兆光表示,“中華元素”不是“中國結”“中國紅”等簡單表象,文化象征背后有歷史和精神貫穿其中。用現代的手法去詮釋傳統,需要防止將“中華元素”變得“碎片化”。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徐藝乙直言,在他看來,旗袍、筷子之類的東西,都算不上嚴格意義的“中華元素”。他說,并非一看到“吉祥”“如意”圖案或紅色“中國結”就一概而論為“中華元素”。“中華元素”承載的中華文化才是基礎,是真正需要保護的。

  葛兆光進一步提出,“中華元素”的內涵大致可分為五部分:漢字的表達和思維;中國的家族倫理和由此生發的儒家體系;儒釋道合一的“宗教世界”;陰陽五行的思維框架;中國人特殊的“天下”觀念等。

  專家提醒,對“中華元素”內涵的再思考,有助于理清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內容及其核心價值,使保護本身不流于形式。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兴市| 邯郸县| 贡嘎县| 霞浦县| 白沙| 彰武县| 任丘市| 中方县| 阿拉善左旗| 安达市| 呼和浩特市| 扶沟县| 凌云县| 玛曲县| 康乐县| 咸宁市| 曲麻莱县| 阿克| 连州市| 眉山市| 福贡县| 呼伦贝尔市| 财经| 如东县| 太仆寺旗| 方城县| 贵定县| 凭祥市| 长乐市| 巴彦淖尔市| 浦城县| 务川| 钟山县| 武清区| 水城县| 伊通| 鲁山县| 神木县| 乌兰浩特市| 山丹县|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