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

2022-06-14 09:0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我國到2035年要基本建成氣候適應型社會

  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高敬)記者13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日17部門聯合印發《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氣候變化監測預警能力達到同期國際先進水平,氣候風險管理和防范體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氣候相關災害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適應氣候變化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更加完善,全社會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提升,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

  專家表示,這是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強化適應氣候變化工作的重要舉措。

  適應和減緩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大對策。減緩強調溫室氣體減排與增加碳匯,適應強調防范和降低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與風險,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我國位于全球氣候敏感區,易受氣候變化不利影響。隨著全球氣候進一步變暖,氣候變化所帶來的長期不利影響和突發極端事件,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將日益嚴重。

  2013年我國發布《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首次將適應氣候變化提高到國家戰略高度,推動重點領域和區域積極探索趨利避害的適應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與成效。

  與2013年《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相比,《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具有四個特征:

  一是更加突出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風險管理,提出完善氣候變化觀測網絡、強化監測預測預警、加強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強化綜合防災減災等任務舉措;

  二是劃分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兩個維度,分別明確了水資源、陸地生態系統、海洋與海岸帶以及農業與糧食安全、健康與公共衛生、基礎設施與重大工程、城市與人居環境等重點領域適應任務;

  三是多層面構建適應氣候變化區域格局,將適應氣候變化與國土空間規劃結合,并考慮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和風險的區域差異,提出提升重大戰略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能力;

  四是更加注重機制建設和部門協調,進一步強化組織實施、財政金融支撐、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國際合作等保障措施。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门源| 石林| 太白县| 通许县| 宣汉县| 石楼县| 贵德县| 曲靖市| 云和县| 乌兰浩特市| 手机| 宣威市| 惠水县| 正蓝旗| 巴南区| 五台县| 文山县| 香港 | 金寨县| 略阳县| 蕲春县| 巴南区| 嘉黎县| 梁河县| 绥棱县| 靖边县| 永丰县| 理塘县| 竹山县| 泽普县| 渝北区| 蓬莱市| 浮山县| 永嘉县| 巴青县| 五大连池市| 任丘市| 兰溪市| 昭平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