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臺北故宮殷商文物展 文物細節處見靈動“蛇”影

2013年02月06日 15:24 來源:臺海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在舉辦“吉金耀采:中國歷代銅器展”及“商王武丁與后婦好:殷商盛世文化藝術特展”,里頭的展品文物有不少可以見到蛇的圖樣。

  據《中國時報》報道,“蛇”總讓一般大眾心生恐懼或敬畏,不過自古以來,蛇見于不同民族的圖騰,甚至受人景仰、崇拜。蛇在中國傳統里的角色,可以是神,也能變妖,形象差別頗大。例如煉石補天、搏土造人的女媧形象,就是“人首蛇身”。但另一位“白蛇娘娘”縱有深情款款,卻仍因難掩沖天妖氣,被鎮在雷峰塔下。

  臺北故宮器物處科長張麗端表示,在中國古美術當中,蛇似乎無處不在,卻又若有似無,因為蛇常是組合式造型的元素之一。如“四靈”中的青龍就是蛇身,玄武的形象又是龜蛇合體,但若要找到單純以蛇為主體紋樣者,確實少見。

  張麗端舉例說,如商代的“嵌綠松石動物面紋匕”是一件3000多年前的文物,長11.3公分、寬7.2公分,裝飾華麗、造型雅致。它的柄端是一只身體彎曲、尾部蜷收成一圓的小蛇,器形產生輕巧的趣味。

  還有西周的“作冊大方鼎”,鼎腹部上緣近口沿處裝飾了單首雙身蛇。《山海經》中有載:“有蛇一首兩身,名曰肥遺之蛇。”

  《山海經》的成書年代大約是戰國末期至西漢初期,記載上古奇異的神話傳說,傳述早期中國文明的發展歷程。

  張麗端表示,《山海經》中共有七十多處提到蛇,例如比喻人心貪婪無度的成語“巴蛇吞象”,反映出古稱“巴蜀”的四川一帶,聚居了許多以蛇為圖騰崇拜的部族。

  此外,河南博物院藏、自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婦好鸮尊”,可說是商代將組合的設計理念發揮到極致的器物。鸮尊每個局部形制當中,都巧妙安排一種動物在其中,最后匯集成一只昂首、挺胸、斂翅,華麗中又具有莊嚴感的鸮。而蛇就蟠蜷于翅膀處、尾部再拖曳到翅尖,可謂匠心獨具。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阿荣旗| 娱乐| 昌宁县| 临洮县| 焉耆| 阳山县| 扎鲁特旗| 建昌县| 黄冈市| 家居| 张家界市| 施甸县| 湛江市| 家居| 象州县| 栖霞市| 华宁县| 沙湾县| 兴国县| 开江县| 湘西| 教育| 泊头市| 周宁县| 洪江市| 白水县| 邳州市| 方城县| 梁山县| 内黄县| 化州市| 鲁山县| 广元市| 延津县| 龙泉市| 乌拉特中旗| 兴宁市| 中超| 汝阳县|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