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兩岸常來常往的變化

2013年01月08日 15: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來到臺灣數日,深刻感受到兩岸間的交流活動一年多似一年,有時出席記者會都有分身乏術之感。兩岸交流,數量上的變化顯而易見,數量增加累積出的變化更值得玩味。

  一場交流活動,可以捕捉到很多細節,看出生動變化。兩岸書畫名家正在臺北聯合辦畫展,啟動儀式后,移身到餐館用午餐。大陸畫家從大陸帶來的酒,臺灣朋友并不陌生;臺灣的菜品,大陸書畫家也能說出一二。宴開,每一桌都是“臺灣普通話”和“大陸普通話”的交織,討論的話題也早都不是“入門級”話題。席間,大陸團團長愛新覺羅·啟驤被點名“獻唱”京劇,一段《盜御馬》,底下叫好聲、和唱聲不斷。

  交流給兩岸帶來了什么?這些細節都是絕好的注腳。交流活動中,兩岸人員在一起,少了拘謹,多了自在;少了寒暄,多了貼近。這種變化,對于常來常往已經熟識的人們自不必說。可在第一次見面的兩岸人那里,這種親近和自在又該做怎樣的解釋呢?兩岸同文同種,血脈文化的貼近是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記,而現實層面,常來常往累積的兩岸間互信和尊重也是重要原因。當兩岸交流成為常態的時候,或許像是“三通”、“直航”、“兩岸恢復協商”這樣的里程碑事件會慢慢減少,然而,兩岸間的常來常往卻并不會因此失去光彩,因為無論如何,誤讀和隔閡的消弭、互信和共識的構建都始于點滴。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肥城市| 阿图什市| 老河口市| 赣榆县| 吴桥县| 水城县| 沙湾县| 阿城市| 宜章县| 宁南县| 垦利县| 延安市| 河东区| 东港市| 合江县| 富蕴县| 吉水县| 卢湾区| 九台市| 绩溪县| 海阳市| 山西省| 安多县| 阜平县| 乐平市| 玛多县| 泸西县| SHOW| 隆子县| 湄潭县| 嘉兴市| 乐安县| 祁门县| 南靖县| 连江县| 辽宁省| 得荣县| 凌海市| 寻乌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