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中國時報:蔣介石銅像屢遭拆除 賴清德氣度何在?

2015年03月24日 08:1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南市遭拆除的蔣介石銅像

臺南市遭拆除的蔣介石銅像。(圖/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3月24訊 臺灣每年“二二八”紀念日,島內各地蔣介石銅像遭涂鴉破壞,不理性的事時時發生。臺灣《中國時報》24日刊發評論文章質疑,如今臺南市利用假日連拆14座蔣介石銅像,了無新意的行徑,證明理性不存。更令人疑惑的是由市政府帶頭拆銅像,這種不重視歷史、再撕裂族群的行為,是一個行政首長(賴清德)應該做的事嗎?更是一個有心于“大位”的政治人物所應有的氣度嗎?

  據報道,蔣介石銅像風波不斷,源于陳水扁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大中至正”牌樓匾額易為“自由廣場”, 從揭牌儀式開始,一度挑起族群分裂。陳水扁當局下臺6年,證明“正名”只是一場鬧劇,一切都是玩假的。

  文章認為,“轉型正義”不過政治意識形態的操弄下的假議題而已,為社會帶來的只是更大的災難。

  “臺獨基本教義派”受到煽惑,以“反中”、“仇中”為前提,欲“去蔣”、“去中國化”而后快,不但口頭挑釁,更付諸行動,導致各地銅像遭殃。高雄市長陳菊拆文化中心蔣介石銅像,就是一例。每年“二二八”紀念日,都有銅像遭殃,不是被潑漆就是被斷頭。試問,這散播的不是仇恨是什么?

  臺南大學府城校區的蔣介石銅像遭人捆綁、戴面具、貼標語,相片還被PO上網;為了銅像遷移問題爭論不休,造成民眾抗議自焚,衍生不少問題。走進嘉義市中正公園,看見蔣公銅像遭殃,叫人不勝唏噓,可說是“去蔣”行動的濫觴。

  有句話說,“成熟的民主社會,必須尊重道德、倫理和法治,更需要尊重歷史”。歷史需要正視,真相猶待解開,檔案應予公開,以提供各界研究探討,使“二二八”不再諱莫如深、人云亦云。但在功過尚未論定前,就以仇恨心態拿銅像出氣,只顯示施暴者利用民眾盲從的心遂行己意。

  社會上有些人士強調族群融合,卻藉題發揮制造仇恨,拆銅像不論是政治考慮,還是特意塑造形象,都是不理性的行徑。參與政治無可厚非,每個人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但拾人牙慧實不足取,跟著起哄更顯幼稚。

  賴清德否認拆除蔣介石銅像是“偷偷摸摸”進行。他說,是為減少爭議和沖突,才選在學生不上課時執行。

  文章最后指出,銅像無罪,錯在人們心中的仇恨;銅像無言,它以悲憫的眼神凝視著眾生。想到政治人物的自私理盲,令人不勝唏噓!(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平罗县| 余干县| 许昌县| 光泽县| 邳州市| 洪湖市| 手机| 施甸县| 邢台县| 灵石县| 侯马市| 乌鲁木齐县| 托克托县| 盐津县| 绥棱县| 烟台市| 竹北市| 新建县| 健康| 井陉县| 都安| 高安市| 获嘉县| 闵行区| 双鸭山市| 龙江县| 朝阳县| 牡丹江市| 玛多县| 榆树市| 西吉县| 固始县| 新蔡县| 万山特区| 浮梁县| 乳山市| 榆中县| 朔州市| 栾川县| 讷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