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大陸觀察  >   時政

接受“網上罵聲”是清醒與自信

2012年12月05日 10:50:00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11月30日,在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組織主持的座談會上。參加座談的《求是》雜志研究員黃葦町感覺,“一股新風撲面而來”。會后,黃葦町說,王岐山讓他們敞開講,說真話,“網上的輿論,包括罵聲我們都要聽,更何況大家提的各種意見”(12月4日《新京報》)。

  如果說請參會代表脫稿發言,只談問題,不講套話,改革的是會風,那么“網上的輿論,包括罵聲我們都要聽”,顯然大有深意存焉,更有解讀之必要。

  這是一種清醒。毋庸諱言,當前存在多個輿論場,網絡是一個不容回避的輿論場,在這個輿論場中,贊美少,罵聲多;迎合少,吐槽多。相對于主流的輿論場,這個輿論場“更多的是揭露多、肯定少,官員腐敗、道德滑坡、群體性事件頻發,可謂完全是冰火兩重天”。無論決策還是施政,無論論證還是檢驗施政效果,必須多聽聽不同意見,包括刺耳的罵聲,吹毛求疵的找茬。偏聽則暗,兼聽則明,連網上罵聲也要聽,不無清醒之意味。

  這是一種自信。網友之所以罵,大都是因為有怨氣,有怨氣不可怕,把怨氣吐出來這是好事。怕就怕網友有了怨氣,卻不再表達和宣泄,“哀莫大于心死”。

  聽網上罵聲,更體現了對憲法、對公民權利的尊重。憲法第四十一條規定得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顯而易見,公民批評政府和國家工作人員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不僅可以罵,還可以提出申訴、控告或檢舉。

  不過,聽網上的罵聲并不容易。因為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有雅量,都能意識到罵政府、罵官員是公民權利,都明白網友罵能夠推動政府工作改進,能夠清除潛在的疾患,走向肌體健康。我們看到,面對罵聲,有的官員惱羞成怒、懷恨在心、打擊報復,因言獲罪并非孤例。

  溫家寶總理說過,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政府、監督政府,同時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監督作用,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批評政府、監督政府,何嘗不是歡迎老百姓罵?要保護公民罵的權利,需要強有力的制度設計。

  當然,還應該看到,聽網絡罵聲的“聽”有兩層含義:一是聽到,二是聽得進。有些罵屬于無理取鬧,不必聽得進,而那些有益的罵聲,則應該聽得進,在日后的決策和施政中予以吸收。若能如此,善莫大焉。

[責任編輯:張潔]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封县| 舒城县| 右玉县| 岢岚县| 金溪县| 长岛县| 甘南县| 泊头市| 扎囊县| 昌黎县| 侯马市| 南木林县| 朔州市| 渝中区| 乌海市| 文登市| 华蓥市| 沭阳县| 儋州市| 靖远县| 旺苍县| 高清| 吉林省| 陕西省| 濮阳市| 来凤县| 乌鲁木齐县| 山阴县| 沅江市| 莆田市| 修武县| 台州市| 乐都县| 汉源县| 墨玉县| 海门市| 怀宁县| 高雄市| 汶上县| 青州市| 加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