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English

福建:兩岸農業合作福建搶占先機

2010年11月12日 13:34:00來源:三農在線

  11月的福建,兩岸農業交流好戲連臺。11月6日、16日、18日,備受兩岸農業界關注的“三大盛會”的“兩岸林博會”、“兩岸茶博會”、“兩岸農博會”,分別在三明、武夷山、漳州開幕。大批兩岸農業、茶業、林業界人士在閩交流商機、洽談項目、共謀發展,掀起了新一輪合作高潮。

  “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辦得很好,很有成效。”“兩岸農業合作有很多優勢,完全可以發展得更好。”2010年春節前夕,胡錦濤總書記來閩視察時,到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看望臺商,充分肯定了閩臺農業合作成果。

  “立足獨特優勢,福建以先行先試搶占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先機。”福建省農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檀云坤說,“十二項率先,每一項都有著很高的含金量,對于促進兩岸農業的共同發展,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全國率先啟動兩岸農業合作。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部分臺胞通過民間渠道,在農業領域進行試探性投資。1981年臺胞張先生投資創辦了福建省第一家臺資企業——漳州詔正水產有限公司,開啟兩岸農業合作序幕。其后,閩臺農業合作歷經試探起步、興起發展和全面拓展階段,臺灣同胞來閩投資從初級農產品小規模生產經營發展到向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和休閑業等領域全方位的合作。

  率先建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1997年7月,經國臺辦、外經貿部、農業部批準,在福州、漳州設立了全國首家“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福建按照先行探索、大膽試驗的要求,大力推進閩臺農業合作,使之形成領域更廣、層次更高、雙向交流合作的良好格局。2005年實驗區擴大到全省范圍,設立了海峽兩岸(福建)農業合作試驗區,使閩臺農業合作進入了新階段。

  率先開展兩岸農業技術合作。1997年,由中國農業交流協會、臺灣農村發展基金會等共同推動的福建省永春蘆柑、漳州香蕉生產栽培技術綜合改進項目正式實施。這是兩岸首次農業技術合作項目,主要對蘆柑和香蕉傳統栽培和生產技術實施改造和改進。項目的成功實施,促進了隨后白背毛木耳栽培技術、麻竹高產栽培技術、果蔬產期調節技術等諸多臺灣農業技術的引進、合作和推廣。

  率先舉辦海峽兩岸農業合作交流大型展會。199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首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旨在“以花為媒,共謀發展”,展會取得良好成效,也開創了兩岸農業交流的先河,迄今已成功舉辦十一屆。現今,“兩岸農博會”、“兩岸林博會”、“兩岸花博會”已成兩岸農業交流重要三大盛會。

  率先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2005年福建在漳浦率先開展創建臺灣農民創業園試點,得到了農業部、國臺辦的認可。2006年4月農業部、國臺辦批準設立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成為首家設立的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目前全國已有的25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福建占了4個。

  率先建設臺灣農產品集散基地。自2005年以來,福建重點建設福州、廈門、泉州農產品物流樞紐中心,構建海峽兩岸(福建)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體系。目前,廈門成為全國最大的臺灣水果進口集散地;南安市石井成為大陸唯一的臺灣檳榔物流中心;東山縣建成海峽兩岸最大規模的水產品商業物流冷庫群。福建已成為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各地的物流集散中心和中轉地。

  率先零關稅進口臺灣農產品。2005年,祖國大陸對原產于臺灣的15種進口水果實施零關稅,當年5月,福州海交會首次開放臺灣部分農產品零關稅入境。之后,臺灣水果銷售集散中心在廈門設立,福建從臺灣輸入水果從2005年的402噸增長至2009年的4254噸,臺灣農產品輸入的穩步增加,有力推動了閩臺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

[責任編輯:薛白璐]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黑龙江省| 怀柔区| 威宁| 南平市| 郁南县| 鸡西市| 田林县| 安宁市| 蓝山县| 通城县| 永安市| 滕州市| 满洲里市| 抚松县| 阿克| 涞水县| 淳化县| 涿鹿县| 都江堰市| 泰顺县| 阿拉尔市| 轮台县| 北宁市| 苍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彰化县| 大兴区| 邛崃市| 尤溪县| 喀喇| 抚顺市| 开封县| 介休市| 柘城县| 勃利县| 姚安县| 建德市| 宣汉县| 米脂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