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連黔臺:臺灣青年走進“熒幕中的貴州”
中國臺灣網7月2日訊 “這里,就是這里,范閑出場的第一個鏡頭!”來自高雄的臺灣青年鄭雅文興奮地說道,同時用手機不停地記錄著秦漢影視城的每一個角落。6月25日至30日,參加“光影黔行·青春共影——第三屆臺青追夢貴州行”交流活動的20余名青年,先后走進壩陵河大橋、黃果樹瀑布、“中國天眼”、秦漢影視城、西江千戶苗寨、青巖古鎮,遇見屏幕里見過的“貴州”。
6月25日至30日,參加“光影黔行·青春共影——第三屆臺青追夢貴州行”交流活動的20余名青年,先后走進壩陵河大橋、黃果樹瀑布、“中國天眼”、秦漢影視城、西江千戶苗寨、青巖古鎮,遇見屏幕里見過的“貴州”。(中國臺灣網發)
從屏幕到現實:一場“穿越”之旅
對許多臺灣青年來說,貴州曾經只是電視劇里的背景畫面。當他們真正走進《慶余年》《陳情令》等熱門劇集拍攝地時,都為這種虛實交錯的感覺驚嘆不已。
在別有韻味的亭臺樓閣和宮闕殿堂間,臺灣青年沉浸式探訪熱門影視劇拍攝場景,重溫感人至深的情節,與自己喜歡的角色,來一場跨越時空的邂逅,切身感受貴州影視文化資源稟賦與獨特魅力。“在臺灣看劇時,總覺得這些場景是后期特效做的,沒想到貴州還有這么大的一個實景攝影基地”,來自臺北的廖昀薈感嘆道,身為影視服裝造型師的她在影視城不停地打卡,希望能將這里的元素融入自己今后的工作作品中。
高雄市義守大學電影與電視學系助理教授歐怡君帶著臺青們仔細辨認著各個拍攝角度:“看,這個機位就是范閑和慶帝對峙的那場戲,那邊的長廊是《陳情令》里藍忘機走過的路。”學生們紛紛拿出手機,尋找最佳角度復刻劇中的經典畫面。
山水為幕:發現貴州的影視基因
“貴州的山水,分明就是一個天然的攝影棚!”高雄市天影數碼電影制作有限公司負責人方雅綾站在西江千戶苗寨的觀景臺上,用手機記錄眼前景色同時不忘感嘆。她開始構思新的拍攝企劃:“苗族的銀飾在陽光下閃爍,層層疊疊的吊腳樓,這些都是最天然的影視元素!
在黃果樹瀑布前,高雄義守大學影視系畢業的臺青丁澔創作靈感迸發:“看到這奔騰的瀑布,我第一時間想到了王家衛的《春光乍泄》。那種水霧彌漫的感覺,那種原始的生命力,正是我想在作品中表達的!彼溺R頭里,騰起的水幕與褐色的巖石交織,翻騰出年輕創作者同樣磅礴的創作表現力。
“這次貴州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了貴州作為影視拍攝地的無限潛力!狈窖啪c分享道,“無論是秦漢影視城的古韻今風,還是西江千戶苗寨的民族風情,抑或是黃果樹瀑布的磅礴氣勢,都是影視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彼M軌驅⑦@些獨特的影視資源展現回臺灣,期待下一次在貴州開啟團隊創作。
以影會友:兩岸青年的創意對話
在行程的最后一天,臺青們走進貴州大學與戲劇系戲劇表演及影視導演師生進行了一次分享創意的交流座談。
交流會上,臺灣青年們展示了他們沿途創作的短視頻作品。一個個鏡頭里,有夕陽下的秦漢宮殿,有清晨薄霧中的苗寨,還有引起兩岸青年共鳴的網絡熱梗。他們在闡述表達創作思路時說:我們想呈現的不是簡單的風景照,而是通過影像語言,講述臺灣青年發現貴州的故事。
座談會現場氣氛熱烈,地戲、儺戲、侗族大歌、撮泰吉……貴州大學老師們熱情推薦著貴州非遺瑰寶,臺灣青年們專注傾聽,不時提問,兩地青年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未來可能的合作項目,在這個由光影牽線的座談室里,兩岸青年的創意火花不斷迸發。
此次交流活動,不僅讓臺灣青年們真實感受到屏幕里貴州的風景,更讓兩岸年輕人通過共同的影視語言,建立起真摯的友誼,這種情感聯結,比任何鏡頭都要珍貴?扉T聲不斷響起,臺灣青年們的貴州故事也正在一幀一幀展開。(中國臺灣網、貴州省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