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農業最新動態
農業交流合作
相關評論
政策法規
海峽兩岸農業
合作試驗區
臺灣農民創業園
島內農業概況
網上展廳
友情鏈接
重慶臺灣農民創業園
中華食物網
海峽農業網
字號:
臺農技術助力泉州現代農業“快跑”

  時間:2011-09-13 09:48    來源:福建日報     
 
 

  中秋前夕,記者來到位于石獅市永寧鎮的泉臺農業合作項目友強觀光果園,只見掛滿枝頭的果實、如織的游人、喜笑顏開的果園主,一派美好的景象。在果園一側,工作人員正將一筐筐的龍眼、火龍果裝上車,準備發往全國各地。該果園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成功嫁接了臺灣技術,在國內部分水果降價的情況下,這里的水果價格卻比去年提高了一成。而在石獅,近年來,出于對臺灣精致農業的了解,越來越多的種植專業戶從中看到商機,紛紛引進臺灣新品種和新技術。

  眼下,在泉州,類似友強觀光果園這樣的泉臺農業合作項目正越來越多。像友強所在的石獅,鴻山西墩觀光農業果園、蚶江西濱果林場、寶蓋勝輝果林場等都是臺商跨海“務農”的合資合作項目。借由這些平臺,脆枇、蓮霧、番石榴、楊桃等10多個臺灣新優特水果品種實現異地種植。

  在茶鄉安溪,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陸續有臺胞前來承包茶園、興辦茶企。如今,安溪全縣已擁有“農”字號臺資企業超過40家,涉及領域也從茶葉拓展到果蔬等其他領域,遍布大坪、蘆田、長坑、祥華、西坪、感德、尚卿等諸多鄉鎮;而在蘆柑之鄉永春,受惠于泉臺兩地合作交流項目——“永春縣蘆柑生產技術綜合改進計劃”的實施,全縣蘆柑一級果率提高28個百分點,生產成本下降30%。

  記者從泉州農辦獲悉,泉臺兩地農業合作交流一直很活躍,第一家臺資農企于1989年6月落戶泉州,主要從事對蝦、紫菜等水產品的加工。20多年后的今天,在泉的臺資農企無論是在數量、涉及領域上都有了質的飛躍。截至2010年底,泉州全市共有泉臺合資合作農業企業130多家,合同利用臺資超過4.5億美元,種植、養殖、加工和生態農業等領域都能覓其芳蹤。

  “泉臺兩地農業互利互補特點十分突出。”泉州高級農藝師戴金電分析,從技術上看,大陸偏向基礎性研究,臺灣則更注重實用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此外,臺灣農業以精細化管理見長,農業經營理念和管理經驗豐富,資金、人才優勢明顯,但面臨土地資源短缺,勞動力成本高、市場狹小等發展瓶頸;而泉州與臺灣地理位置相近,氣候相似,勞動力充沛,腹地市場廣闊,有著實現承接臺灣農業轉移的天然優勢。

  泉州兩地農業合作的共贏效應正在全面凸顯。以安溪為例,泉臺農業合作不僅為當地帶來了資金、設備和技術,帶來了新的觀念、管理模式和銷售市場,還對安溪茶產業鏈的延伸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影響。記者從該縣農業與茶果局獲悉,臺資茶企進入安溪后,當地茶農制茶設備和技術相對落后、生產較為粗放、品種和市場單一等狀況得到極大改觀。現在,安溪的茶農茶商不僅注重種好茶、做好茶,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日益重視,生態茶園在全縣廣泛推廣,茶業機械、包裝、深加工等下游產業相繼崛起,國內外市場不斷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用十分明顯。與此同時,臺灣的茶業界也受到了良性推動——發展空間得到拓展的同時,安溪茶的優良品種、傳統制法、文化內涵也給其很大啟發和借鑒。

  為進一步推動泉臺農業交流合作,泉州市還專門成立了泉臺農業合作工作小組,主要職責在于負責研究、協調和促進對臺農業合作,實施《海峽兩岸(泉州)農業合作試驗區規劃》,擴大對臺農業合作領域,協辦臺灣農民創業園區,加強農業對臺招商,推動泉臺農產品貿易流通,全面提升泉臺農業合作水平。(記者 何金 通訊員 吳金森)

 
編輯:王君飛    
 
相關新聞
·臺商臺農投洽會忙“相親” 項目對接火熱       ·兩岸(揚州)農業合作試驗區說明會在臺北舉行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芒康县| 平陆县| 武邑县| 洛扎县| 台湾省| 台东县| 黄山市| 南皮县| 长乐市| 尤溪县| 石棉县| 隆昌县| 万全县| 贵阳市| 乐至县| 涟源市| 荔浦县| 白河县| 鄯善县| 沙湾县| 历史| 磴口县| 读书| 泸西县| 兴隆县| 内江市| 抚州市| 嵩明县| 涞水县| 都昌县| 高密市| 阜南县| 浑源县| 凤凰县| 甘泉县| 澜沧| 禹州市| 邵武市| 牡丹江市| 怀宁县|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