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廈門6月15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負責人蘇美祥15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自《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發布以來,政策紅利持續疊加釋放,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正逐漸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共有11家中央和國家部委出臺有關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文件,內容涵蓋經濟、社會、文化及基礎設施等民生重點領域;福建也再度推出17條政策舉措聚焦深化閩臺服務業合作、支持對臺農林漁業發展及支持在閩臺胞更好發展。
不久前,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了12條政策措施,從優化兩岸共同“生活圈”金融生態、服務臺胞臺資企業登陸第一家園建設,支持在福州、廈門、泉州開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支持資本項下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四方面助力兩岸交流交往交融。
對于金融支持兩岸融合發展的新舉措,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臺商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說,這將為臺資企業在閩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活水”,“過去,我們常面臨融資渠道單一、境內外股權市場對接不暢、信息披露和監管制度差異等瓶頸!
吳家瑩呼吁,更多臺資企業抓住政策東風,積極做好上市準備,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內控合規、提升信息披露水平,與福建本土金融機構和市場緊密合作,共同書寫臺企在大陸資本市場的精彩篇章。
民生難點精準破解,臺胞獲得感持續提升。今年5月,福建省民政廳等16家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在閩困難臺胞救助幫扶工作的意見》,完善了在閩困難臺胞享受社會救助同等待遇的政策制度,依法依規將在閩困難臺胞納入全省社會救助體系。在福州市,自今年6月1日起,臺胞公租房租金標準由市場評估租金的70%下調至50%;以該市保利香檳國際小區為例,租金將從每平方米37元(人民幣,下同)降至18.5元,閩江世紀城小區則從30元降至15元。
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形成的先行先試經驗,也逐漸向大陸其他區域推廣。6月6日,兩岸(平潭)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上海(楊浦)分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據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分中心的設立,是平潭對臺職業資格服務繼北京、廣東、江蘇之后的又一重要拓展。下一步兩岸(平潭)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中心將與上海(楊浦)分中心共同在上海市開展職業資格采信、采認等工作,推動臺胞職業資格一體化服務惠及更多臺胞。
福建將以更大力度推動示范區建設走深走實、造福臺灣同胞。海峽論壇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福建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志勇近日透露,福建將推出更多體現示范區定位和具有首創性、突破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為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