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English

第七屆兩岸民生氣象論壇深化氣象交流惠澤兩岸民生

2018年06月05日 21: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6月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七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6月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七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行。(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6月5日廈門訊(記者 王怡然) 6月5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第七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在廈門舉行。17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氣象、水文水利、海洋、環境、消防、民航、經濟等業界、學界和相關機構的專家、青年以及基層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深化氣象交流,惠澤兩岸民生”的主題,共商氣象服務兩岸民生大計,共謀提升兩岸防災減災水平與趨利避害能力。

  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福建省政協副主席王光遠、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臺灣大學教授周仲島等出席論壇。論壇由福建省氣象學會理事長、福建省氣象局副局長潘敖大主持。

  福建與臺灣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都容易遭受臺風、暴雨、干旱、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影響。相似的氣候特點決定了閩臺氣象事業發展息息相關。近年來,兩岸氣象業界在技術、人才、災害同防等方面開展了良好的合作與交流。2017年中國氣象局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協議,特別強調要深化兩岸氣象科技合作交流。臺灣氣象界專家學者也經常為福建基層預報技術人員培訓授課。2017年廈門市氣象局派出年輕預報技術人員,到臺灣大學開展短期學習交流,這是兩岸融合發展在氣象領域的生動體現,同時兩岸氣象界在氣象災害同防方面也有密切合作,尤其是廈門與金門的天氣預報服務交流已經進入了本地氣象預報常規業務流程,僅2017年廈門市氣象臺就為金門提供了日常天氣預報、災害性天氣預警等方面的產品上千份。此外廈門、金門雙方還不定期共享氣象災情以及強對流天氣實況。

  李德金在致辭中說, 福建與臺灣一衣帶水,氣候特點相似。多年來,閩臺氣象界通過頻繁的交流互訪、深入的研究互動,實現了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特別是借助民生氣象論壇這一平臺,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傳播先進的氣象理念,共同探討更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措施,為提升兩岸民生氣象服務能力起到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推動兩岸氣象界在更大的范圍、更寬的領域開展深度交流合作,努力提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精細化、精準化水平,為增進兩岸同胞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余勇表示,海峽兩岸“地緣相近、氣緣相通”,在氣象科技交流共享上成果豐碩。本次論壇聚焦短時臨近氣象預報預警、氣候預測和衛星、雷達、數值天氣預報應用技術,以及臺風、暴雨等災害天氣成因以及相關機理分析,交流生態氣象服務,分享防災減災救災經驗,將推動兩岸氣象交流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不斷加強兩岸氣象科技交流,努力提高兩岸氣象科技創新、氣象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服務能力,科學防御各種氣象降災,保佑兩岸百姓的生命、生產、生活,是兩岸氣象同仁的共同心愿和追求。”

  周仲島說,兩岸氣象唇齒相依,天氣系統互為上下游。海峽論壇這個交流平臺非常好,他本人每屆都參加,可以說全程見證了兩岸“和諧發展、幸福兩岸”的真諦。“我非常感謝這個交流平臺,它不僅僅是一個活動,它的舉辦非常有必要性。它讓我們兩岸氣象界人士通過這個平臺,開展學術研討與經驗交流,有效回饋科研的發展、作業的精進以及技術的突破,有效擴大實質效能,惠澤兩岸民生。” 周仲島對論壇加強兩岸青年學子的交流表示贊賞,希望持續深化交流,促進論壇更有效的發展。

  論壇上,南京大學談哲敏、廈門大學曹文志、臺灣大學周仲島、臺灣文化大學紀水上還分別作了主題發言。

  據了解,作為兩岸氣象交流合作的平臺與橋梁,“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自2012年首次在高級別的“海峽論壇”中籌辦氣象科技交流分論壇以來,今年已是第七屆,論壇已成為兩岸民間氣象交流最具影響力的平臺。本屆海峽兩岸民生氣象論壇以“創新形式、增強實效、擴大影響”為目標,注重加強體驗式交流和互動性探討,分享兩岸各自最新的氣象及應用科研成果。此外,開展“兩岸氣象青年匯”活動,鼓勵兩岸青年學子進行思想碰撞,通過業務交流和文化考察的方式,促進兩岸青年相互學習,增進彼此間的認識與了解,加深兩岸氣象青年的感情。(完)

  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福建省副省長李德金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臺灣大學教授周仲島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臺灣大學教授周仲島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責任編輯:張御舲]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眉山市| 黑河市| 安丘市| 随州市| 澄迈县| 平昌县| 吉首市| 长沙县| 永济市| 青阳县| 东乡| 苍溪县| 永胜县| 平阴县| 灌南县| 改则县| 萨嘎县| 望城县| 和静县| 青川县| 丹阳市| 炉霍县| 安塞县| 报价| 台山市| 泰安市| 东港市| 武平县| 通城县| 项城市| 社会| 伊宁县| 芜湖县| 呼伦贝尔市| 额尔古纳市| 崇明县| 余干县| 英山县| 辰溪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