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fā)布會 | 新聞人物

寧夏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紀實:讓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時間:2008-09-20 09:31  來源:人民日報

  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50年來,推動公平教育的進程始終伴隨著寧夏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壯大。

  各民族孩子平等受教育

  新中國成立初期,寧夏在校學生只有4萬多人,回族學生更是屈指可數。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成立,寧夏教育迎來春天。1958年,寧夏大學成立,這是寧夏唯一的省部共建綜合性大學。現在,寧夏大學有9個學科門類中的68個本科專業(yè),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4個專業(yè)碩士學位授權點;各類科研機構38個。寧夏大學為培養(yǎng)建設寧夏的各民族高學歷人才做出了貢獻。同時,寧夏的基礎教育也有了長足發(fā)展,成千上萬的回漢兒童走進了校園。

  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fā)給寧夏教育事業(yè)帶來第二個春天。這一時期成為寧夏教育發(fā)展速度最快、亮點最多、城鄉(xiāng)教育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目前,610萬人口的寧夏,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950所,在校學生139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64%。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增幅連續(xù)5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45%,已跨入高等教育大眾化行列。民族教育不斷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比例達到36.64%,與寧夏少數民族人口自然比例大體相當,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少數民族學生比例達到33%。

  率先提出三個“一個都不能少”   

  寧夏在全國率先提出三個“一個都不能少”:義務教育階段保證適齡兒童入學“一個都不能少”;未能繼續(xù)升學的初、高中生接受職業(yè)技能教育“一個都不能少”;新考入高校的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一個都不能少”。如今,隨著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兩基”目標在寧夏的實現,三個“一個都不能少”正在變?yōu)楝F實。

  寧夏先后多渠道籌措資金20多億元,翻建、改建、新建中小學近千所,使寧夏中小學的面貌煥然一新,近百萬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全部免除了學雜費。農村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享受到了國家免費提供的教輔資料,對50%的住宿生按每年280元的標準給予了生活費補助,將國家實施的“兩免一補”政策擴大為“三免一補”。

  為改善辦學條件,寧夏累計投資27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300多萬平方米,目前,100所標準化回民中小學建設已經完工,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教育質量等方面達到當地一流,成為民族教育的示范學校。

  讓山區(qū)的孩子下山來

  以前,寧夏無法接受公平教育的孩子主要集中在南部山區(qū),回族孩子所占比例較大。寧夏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用新的思路和舉措發(fā)展貧困地區(qū)民族教育事業(yè),充分利用銀川市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投入7億多元,在銀川創(chuàng)辦了寧夏六盤山高中和育才學校,面向南部山區(qū)招收初中畢業(yè)生,全部免收學費、住宿費,并為每個學生每年提供1000元的生活補助。六盤山高中在校生規(guī)模將達到6000人,育才學校在校生規(guī)模將達到1萬人。

  讓山區(qū)的孩子下山來,這是寧夏促進公平教育的有益嘗試,讓山里娃和城里孩子可以享受一樣的教育,縮小了城市與山區(qū)的差別。2006年和2007年,六盤山高中高考本科升學率達到68.5%和74.5%。

分享到: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坪坝区| 普宁市| 略阳县| 贵州省| 祁门县| 河池市| 贵定县| 朝阳区| 信丰县| 峨山| 金门县| 临潭县| 阿坝| 乐平市| 钦州市| 苏尼特左旗| 九台市| 天门市| 丘北县| 青海省| 麻栗坡县| 八宿县| 新余市| 牙克石市| 曲麻莱县| 凯里市| 厦门市| 华池县| 香港| 青海省| 凭祥市| 扶风县| 中宁县| 榆社县| 桦川县| 当涂县| 海淀区| 平定县| 宁远县| 苏尼特左旗| 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