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為新征程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前進方向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黨的歷史上首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
5年后再次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正逢“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布局的關鍵時期。
“十五五”規劃建議明確未來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提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達到更高水平”。新的起點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意涵深遠。
——提出兩個“更加注重”。
法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聚焦建設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兩個“更加注重”,為新時代新征程法治中國建設劃出重點。
“更加注重法治與改革、發展、穩定相協同”。全面依法治國涉及改革發展穩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等各個領域,必須立足全局和長遠來統籌謀劃。
當下,國際國內環境越是復雜,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務越是繁重,越要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要求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護航發展、維護穩定,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更加注重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
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根基是人民,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進入新時代,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更高要求,指引法治中國建設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強調兩個“全面推進”。
全面依法治國的宏闊謀篇布局,如何進一步落為具體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強調“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通過科學立法奠定良法善治之基,通過嚴格執法樹立法律權威,通過公正司法守護公平正義,通過全民守法引領社會風尚……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推動全面依法治國不斷取得新成效。
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以良法善治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織密守護美麗中國的法治之網……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號召“合力開創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
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中的“合力”二字,意味深長。
建設法治中國,需要多方協同、齊心協力。各地各部門上下聯動、各司其職,全社會廣泛參與、凝心聚力,方能筑牢法治中國的堅實根基。
各級黨委(黨組)擔負主體責任,“關鍵少數”帶頭厲行法治、依法辦事,法治工作部門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廣大群眾尊法守法、崇德向善……共建法治中國的力量不斷匯聚,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宏偉藍圖一步步成為現實。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
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號角已經吹響,循著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