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長征路上生態美

2016年09月16日 11:22:57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云南會澤大橋鄉黑頸鶴剪影。當地生態環境良好,每年吸引大量黑頸鶴到此棲息。

  沈良啟攝

  貴州赤水大瀑布氣勢磅礴。1935年,中央紅軍在這里展開了“四渡赤水”之戰,譜寫了中外軍事史上神奇的篇章。

  洪開弟攝

  云南會澤縣念湖七彩土地美景如畫。1935年4月,中央紅軍第九軍團長征經過會澤時,1500余名有志青年參加了紅軍。 王高祥攝

  江西會昌縣周田鎮小田村,白鷺在田間飛舞。1934年10月紅九軍團1萬多人在會昌集結,踏上長征路。

  李建平攝

  四川瀘定縣嵐安紅軍烈士紀念碑在藍天白云映襯下莊嚴肅穆。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紅32軍和紅4軍長征到此。 曹正平攝

  四川阿壩若爾蓋大草原,人們沿著生態棧道領略美景。當年紅軍三過草地,在這里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本報記者 翟天雪攝

  貴州遵義市生態良好,“茅坡”牌有機辣椒享譽全國。貴州是紅軍長征歷時最長、發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著名的遵義會議更在我黨我軍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朱小松攝

  行駛在甘肅藏區,“全域旅游無垃圾示范區”的提示牌十分顯眼。1935年9月、1936年8月,紅軍先后兩次成功通過甘南。

  本報記者 翟天雪攝

  湖南郴州市北湖區仰天湖景區風力發電機組風起云涌,風光分外迷人。1934年11月,中央紅軍在郴州先后突破了國民黨設置的第二道、第三道封鎖線。

  曹正平攝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80年前,從紅都瑞金到陜北吳起,紅軍轉戰11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無人煙的草地,翻過連綿起伏的雪山,不僅為后世留下了氣吞山河的壯烈史詩,更成為中國人民堅定無畏的精神象征。

  如今,一場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長征”已在沿線各地拉開帷幕。

  因紅軍“四渡赤水”聞名中外的貴州赤水市,青山相對,層巒疊翠。當地空氣中每立方厘米3萬多個負氧離子。赤水市堅持“生態立市”,連續10年造竹林70多萬畝,每年減少森林采伐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1%,在革命老區探索出了一條綠色轉型發展新路子。

  風起不見塵,下雨不沖沙,推窗處處景,出門滿眼綠。在“風景這邊獨好”的江西會昌,滿眼的綠色令人心曠神怡。近年來,會昌人將“生態為魂”作為發展理念,狠抓造林綠化、資源管護和污染治理,換來了山青、水綠、天藍的迷人環境。

  湖南郴州是長征時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第二、第三道封鎖線的地方。近年來,該市堅持綠色發展,通過“治礦、治超、治山、治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連續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等榮譽稱號。

  位于四川北部的若爾蓋大草原,是紅軍長征時最為艱難的一段,茫茫澤國,荒無人煙。如今,環境惡劣的沼澤地變成了一個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漫步棧道,但見煙波浩渺,水草豐茂,鷗翔魚躍,云卷云舒。獨特旖旎的自然風光讓這里享有“中國最美高寒濕地”的美譽。

  80年過去了,在紅軍曾經走過和戰斗過的這一片片土地上,廣大干部群眾在堅持傳承革命傳統、弘揚長征精神的同時,努力守住“生態”與“發展”兩條底線,在大美中國的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文/本報記者 翟天雪

[責任編輯:尹賽楠]

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沭阳县| 拜城县| 乐清市| 伊金霍洛旗| 阆中市| 息烽县| 沙洋县| 富顺县| 罗山县| 肃北| 中卫市| 建德市| 太仓市| 四子王旗| 渝北区| 油尖旺区| 满洲里市| 射阳县| 清远市| 左贡县| 江永县| 株洲县| 巨鹿县| 宜阳县| 绍兴县| 郓城县| 昂仁县| 卢龙县| 茂名市| 卢龙县| 将乐县| 沾化县| 长武县| 宜君县| 惠水县| 柳江县| 法库县| 阿拉善右旗| 通化县|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