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中部地區發展呈現“V”形反轉態勢

2011年06月03日 22:05:5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中國中部地區一度在東部大開放和西部大開發的“夾縫”中處于“塌陷”境地。“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中部地區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地位由下降轉變為上升,“V”形反轉的態勢已經形成。

  位于中國內陸腹地的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份,總人口3.61億,占全國人口的28%,其中農村人口占全國近三分之一。

  2006年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與2009年批準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為中部地區的“止跌回升”提供了強大動力。近年來,中部省份經濟發展勢頭好,增速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日前在武漢大學舉辦的中國中部發展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張可云指出,中部地區經濟占全國比重在“十五”時期明顯下滑,但由于國家政策和產業轉移等因素,這一占比在“十一五”時期明顯上揚,這種格局變化就是中部地區的“V”形反轉。

  根據2001年至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原始數據計算,進入新世紀后,中部地區經濟總量(用國內生產總值代表)在全國所占比重變化軌跡呈現出明顯的先降后升。從2000年的19.19%到2003年的18.58%,下降明顯;2003年到2006年間先升后降,但下降幅度不大;從2006年的18.68%到2009年的19.32%,則是明顯的上升,而且2009年的比重超過前期高點2000年的比重。

  記者了解到,除了自然資源豐富、科教基礎好、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等內在因素外,當前中部地區面臨一些重要的外在發展機遇,這包括:國家整體實力增強,中央政府掌握了更多的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資源;中國進入區域經濟格局調整關鍵期,東部產業和技術轉移會為中部地區提供發展機會;中央政府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有利于中部地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

  研究發現,目前中部地區的人均經濟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尚未縮小,中部地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所占份額遠低于其人口在全國所占份額,中部地區工業化推進速度不如西部地區。張可云認為,這說明中部地區“V”形反轉的強度和質量還比較脆弱,促進中部崛起還需長期努力,其中關鍵是要解決中部地區的城市與工業發展水平低的問題。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魏后凱認為,今后中部地區應抓好“三個基地、一個樞紐”建設,即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加強以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等為核心的重點區域開發,實現重點區域率先崛起,進而帶動整個中部崛起。(記者吳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门市| 盐津县| 灵石县| 辽阳县| 阿巴嘎旗| 荆州市| 师宗县| 竹溪县| 三台县| 依兰县| 奎屯市| 托克逊县| 汾阳市| 迭部县| 班戈县| 云阳县| 普安县| 江源县| 黄冈市| 灌南县| 江阴市| 稻城县| 化隆| 玉环县| 永泰县| 新干县| 桑日县| 马关县| 曲麻莱县| 锡林郭勒盟| 德阳市| 兴山县| 临洮县| 边坝县| 阿巴嘎旗| 苏尼特左旗| 铜鼓县| 柘城县| 古交市| 寿宁县|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