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臺灣萬象

臺灣少年團團員張秀卿:家鄉有花千萬朵 不芬芳

2016年03月08日 18:50: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是我們的家鄉,那兒有人五百萬,不自由;臺灣是我們的家鄉,那兒有花千萬朵,不芬芳。”75年前,只有10歲的張秀卿和哥哥張益中唱著這首抗日歌曲,加入了臺灣少年團,在戰火中渡過了童年時光。

  臺灣少年團由臺籍抗日志士李友邦于1939年2月在國共兩黨支持下,招募福建一帶的臺胞在浙江金華酒坊巷18號成立,利用演講、話劇、宣傳畫和歌唱等各種形式動員臺胞參加抗日,并為臺灣光復后建設臺灣培養人才。

  臺灣少年團成立伊始只有6名團員,李友邦親任團長,至1943年,發展至117人。張秀卿1941年加入時,少年團已有60余人,其中有抗日志士的遺孤,也有臺灣義勇隊未成年的子女和弟妹。

  “10歲是這樣子的,只有這么點點高,”張秀卿老人比劃著書桌的高度對中新社記者說,她與哥哥加入少年團,隊伍從福州一路往浙江開去,“一路上日本人飛機一直炸,炸彈丟下來,眼看著人被炸死了,我們也都是小孩,也都怕死了。”

  “一路上一直逃,從龍巖出發的衣服,到了金華都沒換,大的戰友告訴我們,衣服要換軍裝了啊。”張秀卿微笑說,團員們都是娃娃兵,軍裝全是大人淘汰下來了,褲子長的用針線縫上去,衣服長的皮帶往腰上一扎,也很神氣。

  臺灣少年團成立后,日軍正侵占杭州、蕭山一帶,并不時沿浙贛線南侵,敵我處于拉鋸戰的狀態,小團員們一路隨軍,鼓舞士氣。“隊長王正南看我姿勢擺得好,讓我學舞蹈,我和老團員們一道,給堅守抗戰一線的將士們加油。”張秀卿說。

  到前線勞軍最受歡迎的是歌舞類節目,《黃河謠》、《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和《臺灣少年團團歌》等等,還會表演獨幕劇《臺灣小主人》、《放下你的鞭子》、《臺灣之路》等。張秀卿珍藏著當時少年們身穿海軍服演出的黑白劇照,老人手指摩挲著照片上女孩們的英姿,“人家看到說,這么小能參加抗日宣傳,很敬佩。”

  “當時條件很艱苦,稀飯幾乎看不見米,自己打麻鞋,鐵釘拿來,草拿來,繩子拿來,牽一下,能穿就行了。”張秀卿慨嘆說,臺灣少年團團員們同仇敵愾、親如姐妹,令苦難童年亦有笑聲和陽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哎呀,臺灣要光復了,我們要回家了,回老家去了,噢,哎呀,大歡喜。”張秀卿回憶說,少年團隨臺灣義勇隊9月返臺,當時臺灣各地紛紛舉行慶祝大會,少年團受邀演出,“從天亮到天黑,又唱又跳十幾個小時,我們不覺得累,只覺得興奮。”

  1945年10月25號,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公會堂舉行,眾人同慶,壓抑已久的民族情感瞬間釋放,痛快淋漓,“唱到《大刀進行曲》中的‘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時,場上好多人都伸長胳膊作大刀狀,齊刷刷向下劈去。”張秀卿情難自制,再三比劃。

  “那個場面我永遠也不會忘,”已過古稀之年的張秀卿說,她亦永不能忘的,還有少年團團歌的另一句歌詞,它描述了她救國圖存的童年經歷,“臺灣是我們的家鄉,那兒有花千萬朵,不芬芳,要收回我們的家鄉,我們得和敵人拼個生死存亡。”(完)(作者 林春茵)

[責任編輯:李寧]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边| 城步| 社旗县| 庄浪县| 达拉特旗| 泾源县| 本溪| 博爱县| 蒲城县| 同江市| 杨浦区| 澄江县| 渝北区| 巴马| 阳谷县| 新田县| 光泽县| 台东市| 孟村| 都兰县| 西充县| 溆浦县| 汝南县| 个旧市| 温泉县| 东乡县| 左贡县| 东乡族自治县| 永嘉县| 通城县| 新乡县| 德昌县| 新宁县| 白银市| 河西区| 卓尼县| 塔城市| 喀喇沁旗| 泸定县| 黄骅市|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