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蔣介石銅像遍布島內,屢遭砍頭臺灣被諷“亞洲砍城”

2017年04月27日 08:34:4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民進黨重新執政以來,“去蔣化”在島內遍地開花,蔣介石銅像連續被砍頭,臺灣甚至成了“亞洲砍城”。有人不禁問,臺灣為什么會有那么多蔣介石雕像呢?這要從歷史說起。

  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后,國民黨便委托人在臺灣制作蔣介石與孫中山的銅像。臺灣第一尊蔣介石銅像是由已故臺灣雕塑家蒲添生創作,于1946年完成。當時正是蔣介石60歲的生日,深受蔣介石喜愛。

  國民黨遷臺之后,大力拆除日據時期的日本人雕像,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等,官員水野遵、后藤新平,以及一些技術人員的銅像,都陸續從臺灣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孫中山、蔣介石銅像林立。臺灣社會也隨之出現對蔣介石的個人崇拜氛圍。

  到蔣介石65歲、66歲生日時,全臺興起建蔣介石雕像的熱潮。1952年11月,花蓮全縣各市鄉鎮發起捐款建銅像運動。當地報紙與廣播電臺進行宣傳,呼吁民眾踴躍捐款;中學生組成小隊,在地方上挨戶宣傳;縣市婦女會會員展開家庭訪問,希望能在短期內完成捐款目標。蔣介石得知此事后,下令由臺灣省主席吳國楨電告花蓮縣政府,立即停止籌建銅像工作,所有捐款應一律返還。有人說,這是因為蔣介石對生前塑像頗有忌諱。

  第二波建雕像熱潮出現在1975年蔣介石去世后,當政者發起大規模的“蔣公銅像捐獻運動”,鼓勵民眾“一人一元”捐錢塑造“蔣公銅像”,各縣市政府、公私立機關、學校紛紛塑造蔣介石像,安放在各地公園、學校、路口、公司等公共場所。幾年間,蔣介石雕像遍布臺灣。為了維護蔣介石的形象,1975年臺“行政院”制定《塑建蔣公銅像注意事項》,要求建造蔣介石銅像時務必遵循以下規定:臉部必須慈祥雍容,含蘊大仁、大智、大勇、生動愉快的神情;服裝必須以蔣公愛穿的中山裝為主;銅像高度要超過1.7米,臺座高度不得低于2米;姿勢也必須是英氣挺拔的自然站姿。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規定直到今年3月才被正式廢止。

  到底有多少蔣介石雕像,島內沒有完整統計,但有人估計,如果僅限于公共場所,應該有千余尊。如果算上民間鑄造的蔣介石雕像擺件,可能會多達4.5萬余尊。這些雕像大多都是在蔣介石去世后塑造的。

  “兩蔣時代”結束后,臺灣出現“倒蔣”運動,摧毀蔣介石雕像是運動的內容之一。尤其是2000年后,民進黨上臺執政,各地的蔣介石雕像紛紛被拆。慈湖所在的桃園縣政府收集各地蔣介石雕像,建成一個雕塑公園,當時被譏笑為“雕像收容所”。后來隨著開放陸客,桃園的兩蔣文化園區成了熱門景點。對于最近銅像破壞事件頻頻發生,桃園觀旅局表示,還有空位“收容”。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

下一頁:島內銅像頻遭砍 臺導游呼吁保留古跡作為歷史的憑吊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周看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宁城县| 淮南市| 景泰县| 诏安县| 苗栗市| 建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陆河县| 温宿县| 砚山县| 枞阳县| 高雄县| 同江市| 遵义县| 灵石县| 章丘市| 晋州市| 昭觉县| 庆云县| 高台县| 灵台县| 临城县| 萨嘎县| 垣曲县| 平度市| 濮阳县| 紫金县| 社旗县| 忻州市| 剑川县| 根河市| 洪湖市| 鲜城| 永善县| 龙游县| 那曲县| 沙雅县| 大关县| 巴中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