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茶路通兩岸 | 現(xiàn)場評論④

愿得茶香飄兩岸,不負青山不負人。
九曲溪靜靜流淌,水面上波光粼粼。兩岸青年人登上竹筏,系好救生衣。年輕的艄公手持竹篙,嫻熟輕點水面,竹筏順流而下,時而在寬闊的水面上悠然飄蕩,時而在狹窄的溪道中穿梭前行。數(shù)十艘竹筏同行,有的競逐向前,激起陣陣浪花如幻;有的并排緩行,兩岸青年笑語盈盈。兩岸的奇峰俊石、綠樹青山倒映其中。艄公適時停下竹筏,讓青年人欣賞兩岸壯闊美景。
曲曲山回轉(zhuǎn),峰峰水抱流。兩岸青年人坐在竹筏上,飽覽勝跡,滌凈心塵。艄公說,歷史上的九曲溪是交通要道,辛勤的船工從一曲向九曲逆流而上,將沿岸盛產(chǎn)的巖茶運到當年名噪一時的茶市,北上南下、跋山涉水、漂洋過海。沿岸崖石上纖夫留下的腳印,記錄著九曲茶路的崢嶸時光。
九曲溪碧水澄澈見底,天游峰一石蔥蘢挺秀。當竹筏抵達一曲的武夷宮碼頭,這場九曲溪竹筏漂流之旅,在歡聲笑語中,密切了兩岸青年的情感。
冬日陽光潑灑在武夷宮的外墻上,兩岸青年透過云墻水影觸摸宋街的歷史文化。憑欄遠眺,遠山如黛,連綿含情;腳下溪水長流,波光瀲滟,日夜不息。竹筏往來,或疾或緩,劃開道道清痕,為這靜謐的山水畫卷溫潤出煙火氣息。大美武夷,因了這山、這水、這筏,處處洋溢著欣欣向榮的時代氣息,令人流連,令人心醉。
當歷史的潮流奔涌而來,青年就是那澎湃的浪花。大陸的廣闊天地足以容納臺灣青年的夢想,淺淺的海峽難以阻擋兩岸同胞交往的步伐。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篩選構(gòu)建“信息繭房”,當臺灣青年遇見秀美武夷,這場尋根溯源、激發(fā)共鳴的茶文化之旅,裝在臺灣青年行囊中的有山河壯闊、文脈綿長的斑斕景致,裝在心里的有日新月異、生機勃勃的祖國大陸。(文/鐘廣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