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_只有精品亚洲_亚洲成色777777女色窝_国产综合色在线

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穿越兩岸四地的年味

2015年02月17日 10:16:1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北京2月16日電 中國文化里,百節(jié)年為首。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從大陸到臺灣、從香港到澳門,各地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濃。

   買年貨、貼春聯、放爆竹、返鄉(xiāng)團圓……為了這個延續(xù)數千年的共同節(jié)日,兩岸四地同胞正一起忙碌,一起歡笑,一起奔向團圓的幸福日子。

   舌尖上的春節(jié)

   春節(jié),很多時候,是一種舌尖上的味道或記憶。談到春節(jié),自然會談到特定的節(jié)日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

   這兩天,閩南“老范志”大厝里熱鬧起來。記者跟著民間美食達人陳建國來到福建泉州的這間老宅子,看看他家如何準備過年。

   “鮮蠔仔、三層肉、豆腐干、卷心菜、荷蘭豆、蘿卜絲、酥海苔、花生米、甜辣醬、菜花、香菜、大蒜、米粉,再加上潤餅皮,一樣都不能少。”指點著桌上一摞摞菜品,陳建國喜笑顏開。

   一大早,老母親陳水寶便去市場買了各類菜肉和餅皮,叫來隔壁的堂嫂幫忙,給家人做起了泉州特色的潤餅菜。

   在閩南話中,潤餅又稱為“嫩餅”。逢年過節(jié),許多閩南家庭都會團聚一堂,用熟面皮把各種精心準備的菜肴、餡料和醬末包起來吃,叫作“吃嫩餅”。

   陳建國一邊幫母親備菜料,一邊向記者介紹其中的“道道”:“嫩餅”包著各種新鮮蔬菜和肉類,寓意春天萬物復蘇、蔬果鮮嫩;眾人參與,拿薄薄的餅皮包菜吃,象征家庭團圓美滿,來年豐收喜慶。

   當陳建國和母親在準備“嫩餅”的時候,遠在澳門的陳力志夫婦正在老城區(qū)的義字街年貨市場尋找一種特別的食品:千層糕。

   “這是印尼華人的傳統(tǒng)食品,預示著新的一年‘節(jié)節(jié)高’。沒想到在澳門居然也買得到。”陳力志說。而他太太作為地道陜西人,春節(jié)一定會包上一頓餃子。面粉、茴香和瘦豬肉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作為移民城市,澳門的華人社會南北雜聚、結構復雜、文化多元。

   陳力志一家正是這個“別樣”城市的“普通”縮影:陳先生是印尼華僑,不過已在澳門生活40多年。他娶了一位陜西籍太太,女兒6歲,可以聽5種語言。

   “我女兒和我婆婆特別喜歡吃我包的餃子。”陳太太說。和在娘家不同的是,陳太太的餃子在她澳門的家里“變成了一道菜而不再是主食”。

   她告訴記者,他們家的除夕年夜飯通常是這樣的:“我包上一盤餃子,陳生(陳力志)燒上幾個拿手好菜,比如咖喱椰汁雞、檸檬汁澆炸魚、空心菜炒蝦醬,東南亞沙拉‘加多加多’等等。不過女兒最愛吃的還是千層糕。”

   過年吃團年飯(年夜飯),是華人社會不變的傳統(tǒng),但如今已不單單是家族的團年飯,更注入年終犒賞員工或商戶聯誼等新內涵。

   在香港,記者獲邀參加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大家庭的團年飯。施子清夫婦攜四子的四個家庭,請來了自己公司的所有員工一起參加。

   施子清二子、全國政協(xié)委員施榮懷告訴記者,他們特意在大年三十前請公司每一位員工吃一頓團年飯,為的是犒勞這一年來每一個伙計的辛勞。“員工是一間公司的基石,要像家人一樣愛護和關心每一個員工”。

   像燒豬肉、蒸魚和臘味飯等,都是香港人喜愛的團年飯菜式。燒豬肉的傳統(tǒng),在香港十分悠久。每逢佳節(jié),甚至一些店鋪的開幕,人們都會一起拜燒豬。

   當晚的臘味飯也是香軟可口。臘味飯主要由糯米做成,加上蝦米、臘腸、臘肉甚至冬菇、瑤柱等,豐儉由人,寓意溫暖,從年頭到年尾都“暖粒粒”。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臺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8399873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绩溪县| 长乐市| 昆山市| 遂平县| 即墨市| 柘荣县| 永善县| 通河县| 达日县| 西城区| 盐池县| 江油市| 南汇区| 汕尾市| 东山县| 宁晋县| 郁南县| 新沂市| 泊头市| 万安县| 油尖旺区| 长岭县| 和平县| 慈利县| 牟定县| 康平县| 濉溪县| 镇江市| 进贤县| 木兰县| 扎鲁特旗| 中超| 那曲县| 沿河| 赤壁市| 丰原市| 宿松县| 饶阳县| 耒阳市| 浏阳市|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