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校園翰墨香
2月3日,從長沙市雨花區(qū)教育局傳來喜訊,該區(qū)計劃3至5年投入上億元資金,全面提升區(qū)域內中小學校園文化品質——文化校園翰墨香
湖南日報記者 姚學文 通訊員 朱紫彪 唐倩
2月3日,從長沙市雨花區(qū)教育局傳來喜訊,該區(qū)計劃3至5年投入上億元資金,全面提升區(qū)域內中小學校園文化品質。日前,該區(qū)舉行校園文化建設現(xiàn)場促進會,一個個獨具匠心的設計,一串串飽含智慧的思考,讓記者深切感受到了推進“文化校園”的腳步聲。
區(qū)域性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在全省尚屬首例。它標志湖南教育已邁出了由“溫飽型”走向“小康型”的第一步。
校園處處會“說話”
砂子塘泰禹小學,是呈現(xiàn)給代表們眼前的第一站,也是雨花區(qū)2013年首批投入近1000萬元,試點建設的4所“文化校園”之一。走進校園,留給大家的感受是:是校園又是公園,園內文化中滲透著“美”,美中蘊涵著“文化”。
在主色調為“紅綠藍”的校園里,綠樹掩映,碧草芳香。教學樓的每個墻面和教室的窗口玻璃,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并以校名進行了細心的命名:云天書苑、禹翼長廊、透明食間。“云天書苑”,是介紹圖書館新近書目的。“禹翼長廊”,通過圖畫和文字,介紹一年中24個節(jié)氣,小雪、大雪、小寒、大寒等。故事柱子,講述一個個有趣而引人思考的故事。還有開放的閱讀區(qū)、陶藝吧、透明食間等等。每個去處,可以學習,可以休閑。
建校不到兩年的紅星二小,以“經(jīng)典誦讀、寫字教育”作為學校特色,文化設計上突出傳統(tǒng)雅致和翰墨飄香。行走在校園和樓道中,語雅樓、行雅樓、姿雅樓、學雅長廊等各種建筑的設計、命名,以及“儒雅、博學”的校訓,處處感受到“雅”文化的氣息。而眾多書法大家、和學生們自己書法作品的集中呈現(xiàn),更是讓人聞到了翰墨的濃香。
以灰白為主色調的王家沖小學的校園設計,突出“經(jīng)典誦讀”的辦學特色,古樸的色調、木質結構的窗閣、回廊間的鯉池……無一不透露出一種古典園林之美。就連門口的雕塑,都是以竹簡的形式做成,竹簡上刻有“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右邊墻壁上,是孔子、孟子等古代名人的塑像和名言警句。漫步校園,國學味濃。
億元投入提升文化品質
“4所試點學校辦學品質的大提升,還只是一個開始!庇昊▍^(qū)教育局局長喻小健透露,“明年,將對15所學校進行文化提質改造,3至5年,全區(qū)65所學校將陸續(xù)完成此項改造!
為何要如此大動干戈,建設校園文化?“學校不應只是教書的地方,更應該是育人的場所!庇餍〗≌f,“建設文化校園,也是生命教育的應有之義。過去我們的校園建設中缺少文化內涵,有些學校建得不像學校。作為傳播文化的育人之所,要更加注重內涵的養(yǎng)成。要通過“文化校園”建設,讓校園每個空間都承載育人的內容!
“最近這些年,由于學位緊張,重點是解決學位問題、學校的硬件建設。現(xiàn)在,學位問題基本解決,今后的重點是如何提升學校的內涵和品質!庇昊▍^(qū)教育局副局長張新衛(wèi)如是解釋。
那么,究竟該如何推進?雨花區(qū)教育局主任督學李長青說,首先,每個學校的校園文化設計,都必須有主題。為此,學校必須在對其精神文化內核進行提煉,進行整體設計。讓精神文化內核,既是辦學的核心,又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內核。其次,必須整體考慮。“既要注重近期,更要考慮長遠;室內、室外也要統(tǒng)一;培養(yǎng)的目標和文化的標識也要一致!钡谌要體現(xiàn)出文化的多樣性。